碳排放交易体系是低成本减少碳排放的最有效工具之一。2011年,国家发改委明确7个省市开展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上海位列其中。上海也是全国唯一将航运业纳入碳交易市场的地方碳市场,2023年共有31家上海航运企业被纳入上海地方碳市场,航运碳配额交易量已达到77万吨,占上海地方碳市场年交易量的34.5%。
不过,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今年提交的一份集体提案指出,当前上海地方碳市场航运业管理模式还有待优化。如上海地方碳市场将纳入航运企业所有船舶的碳排放全部纳入配额管理范围,被纳入上海碳市场管理的航运企业国际航行船舶,不仅要承担上海地方碳市场配额管理的排放成本,还要面对欧盟碳税成本以及2027年后基于IMO法规支付的碳排放成本,将面临多重碳排放计算带来的成本压力。
此外,地方碳市场部分管理措施也有待优化,基于历史强度法的碳排放配额方式需进一步完善,航运企业需向多家机构报告能耗数据,且在数据审核、审计中存在重复申报情况,
对此,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逐步增加碳排放管理的航运企业,降低纳管企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或碳排放量门槛,并将总量不满足但拥有一定吨位以上船舶的企业也纳入碳排放管理。
二是根据已纳入上海地方碳市场配额管理国际航行船舶的碳排放情况,对其承担的欧盟碳税和今后基于IMO法规支付的碳排放成本进行综合评估,避免重复支付国际航行船舶的碳排放成本。
三是健全航运业绿色减排激励机制,碳排放配额分配在现有的历史强度法的基础上,兼顾行业基准线法等方法,更好激励企业节能减排和绿色转型。对于已采用绿色能源替换的船舶,制定更合理的碳配额激励措施。参考香港“绿色激励计划”,鼓励航运业积极碳减排行为。
四是建立统一申报和数据共享机制,综合各部门管理要求,打造统一的能耗、排放等数据申报平台,为各个部门能耗和碳排放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加强部门间沟通协商,打通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对基础数据进行单次审计,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微软今天在面向Canary和Dev频道发布预览版更新的同时,还...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迎来久违的大涨。6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在...
感谢IT之家网友很宅很怕生的线索投递!,惠普在今年4月份推出了轻...
6月1日,载着货物的X9586次铁海联运班列从广西钦州港东站出发...
6月1日,苏宁易购发布的618“家消费”大数据显示,618首轮爆...
汉DM-i冠军版也好,汉DM-p战神版也罢,都将领衔中国品牌完成...